众所周知: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股票配资推荐,它所聚焦的光线能让干柴起火。
但你知道吗,一辆新能源车的玻璃放在烈日下,它也有起火的能力——让车里的驾乘者晒得冒火!
对此,很多车企都在宣传自家的汽车玻璃,具有99%的隔热能力。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检测来戳破营销滤镜。当全新MG4、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豚在烈日下暴晒时,专业汽车自媒体二师兄玩车就用紫外线、红外线检测仪等等设备给我们带来了真实的数据。
隔绝紫外线,怎样最有用?
在太阳的七种光线波段中,紫外线虽然是不可见光线,但它的杀伤力惊人:当人体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的辐射下,不仅会被晒黑,更有导致皮肤癌的风险。对此,侧窗玻璃的紫外线隔绝能力很重要。
我们先从三款车中售价最贵的小米SU7说起,这款车的确有贵的道理。在三层镀银技术的加持下,这款车的前挡玻璃、天幕玻璃和前排主驾玻璃紫外线隔绝能力为100%。而即便是后侧窗和后挡风玻璃,也有不错的紫外线隔绝能力。最终,小米SU7以99.20的紫外线平均隔绝能力位居测试第一。
而在全新MG4的测试过程中,这款预售起售价7.38万的新车超乎我们的想象。其前挡双层镀银玻璃与侧窗UV-IR涂层组成双重防紫外线屏障,实测前挡与前排侧窗紫外线隔绝率双双达到100%。与此同时,它的后排车窗紫外线隔绝能力,也表现出色,99.10%的紫外线综合阻隔能力,接近于小米SU7。
最后的比亚迪海豚,作为一款十万级纯电动车,只能说达成了这一价位的主流水平。常规的双层夹胶前挡玻璃和四门的单层钢化玻璃,能隔绝一定的紫外线,而位于头顶的物理遮阳帘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晒效果,它的表现可以让人接受。
论隔热能力,谁才是头号玩家?
在阳光下开车,真正让车内快速升温的元凶,还是太阳光里的红外波段。对此,我们再来聊聊三款车的红外线隔绝能力。
通过二师兄玩车的实测数据,我们发现三款车的红外线隔绝能力排名基本上与紫外线评测项目类似:小米SU7排第一、全新MG4紧随其后,比亚迪海豚次之。而且,这三款车的红外线隔绝能力,都是后排优于前排。
这样的差异,同样是技术路线差异所带来的。小米SU7和全新MG7的前挡和天幕玻璃均采用了镀银技术,细小的金属颗粒能够让红外光被反射回去;而在侧窗位置,拥有UV-IR涂层防晒玻璃,也能有效减少红外光波的入侵,相较于没有涂层的比亚迪海豚,防晒效果确实要好一些。
当然,海豚和全新MG4在天幕位置的遮阳帘,也相当于有了一个物理外挂,能直接呵退阳光的照射,不会让车窗变成“铁板烧”。
至于这三款车后排比前排更隔热,其实是因为前排的驾驶者有观察两侧环境的需求,前排侧面玻璃必须要有更高的透光率。而更高的透光率,就意味着光线穿透能力要强一些。所以大家在买车之后想要贴膜的话,尽量给前排侧窗贴那种高透光膜。当然,像小米SU7和全新MG4这种有UV-IR涂层防晒玻璃的车型,甚至可以不用贴膜。
实测见真章,谁能保持真正的凉爽?
为了验证三款车的防晒隔热能力是否与车窗玻璃的紫外线隔绝能力和红外线隔绝能力有关,二师兄玩车还特意进行了一场实测:把这三款车用高温炙烤三小时,分别观测它们的升温速度和温度稳定性能。
根据数据来看,全新MG4的升温速度其实很慢,在暴晒的前六十分钟,它的车内升温速度要显著低于SU7和海豚。
至于比亚迪海豚,它的升温速度其实非常快,只用60分钟它的仪表台温度就能接近70°。此时用手去触摸仪表台,它就已经能让人觉得很烫手了。
那么这样的差异,也折射出了前挡玻璃的隔热性能。在使用镀银技术后,SU7和全新MG4在暴晒一个小时左右,仪表台温度仍然只有五十三到五十五度,用手摸也只是比较热而已。
而在暴晒两个小时之后,SU7整体座舱温度最低,MG4次之,而海豚车内温度最高。这样的温度实测数据排名,也证明了三款车的玻璃隔热性能。
结束语
通过实际的数据测试其实已经证明,小米SU7和全新MG4,凭借着玻璃涂层技术,守住了炎热夏日里的一丝清凉。而比亚迪海豚作为一款实用主义车型,它虽然没有太多的黑科技股票配资推荐,但也用物理遮阳帘守住了凉爽底线。如果要你要选择,你会选它们中的哪一款车型作为自己的夏日避暑座驾?
刚速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